首页 公益 在9万张照片里找到你

在9万张照片里找到你

从2018年开始,北京市接济救助管理事务中心成立寻亲专班,联合公安部门开展“为流浪乞讨人员找家”专项行动。

  本市已形成助流浪乞讨人员寻亲全流程服务机制 两年来帮887人回家

  当家人走失,一年、两年……十几二十年过去,可能已经有人放弃了希望;但有这样一群人,哪怕只有支离破碎的信息、只言片语的线索,他们也从不放弃寻找。

  从2018年开始,北京市接济救助管理事务中心成立寻亲专班,联合公安部门开展“为流浪乞讨人员找家”专项行动。通过DNA比对、人像识别、头条寻人等技术,近两年来,北京市共为887名长期滞留人员成功寻亲。目前,本市已形成帮助流浪乞讨人员寻亲回家的全流程服务机制。

  通过DNA比对,成功寻亲30人

  通过人像识别,从近9万张照片中成功甄别寻亲241人

  通过“今日头条”、救助寻亲微信群、全国救助寻亲网,成功寻亲96人

  通过专家指导、志愿者参与、人工问询、多方协查、合力推进,成功寻亲520人

  □现场

  50分钟结束19年流浪

  工作人员搀扶着戴毛线帽的贺汝朋出现在眼前,儿子小贺冲上去一把抱住他,父子俩紧紧拥抱,泪水奔流。

  “他走的时候是夏天,现在已经冬天了。19年半,终于找到了!”小贺平复了一下激动的心情。大前天得知父亲被找到的消息,恍如隔世。“只有50多公里,一个小时的路程,找了快20年!”一起来接人的村委会代表感慨不已。

  贺汝朋的侄子话不多,回忆起当时他二叔走丢,清楚记得是在7月,和往常一样,贺汝朋把儿子小贺放到他家,就出门了。大家以为他和以往一样上工去了,没想到,这一走就再没回来。

  离站手续很快办妥。村委会送上大红锦旗,连称“没想到把人照顾得这么好”。“我一直坚信,他肯定能回家。”看到贺汝朋和家人团聚,市接济救助管理事务中心副主任张正中感慨不已。

  贺汝朋有一定智力障碍、聋哑,因为没有学过手语,加上时不常犯糊涂,他的寻亲之路并不顺利。每次沟通,他比划最多的是,伸出手在半人高的位置画半圆,就像抚摸孩子的头部。“小孩?您有孩子?”工作人员连比划带猜地询问,他连连点头。但除此之外,一无所获。

  为帮他恢复记忆,机构安排医疗护理人员帮他锻炼,消除隔阂、增加信任。贺汝朋的状况越来越好。12月6日,张正中邀请市残联经验丰富的手语老师专程来为聋哑人员寻亲。

  奇迹出现了。经过反复交流,贺汝朋居然在纸上写出了“仲男宝”“贺汝朋”“贺浏朋”几个歪歪斜斜的字。手语老师又迅速在纸上写下“天津”“河北”“河南”三个地名。他随即在“天津”“河北”间来回画线。

  “他应该来自河北、天津交界处。”手语老师给出了初步判断。张正中喜不自胜,13时07分,张正中将受助人的照片等信息发送给当地警方。13时57分,当地警方回复:“仲男宝”与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某村的贺汝朋图像信息高度相似。当地村委会负责人也打来电话,确认“仲男宝”就是该村走失多年的聋哑人贺汝朋。

  寻亲专班沸腾了,苦苦寻觅多年,50分钟,终结一场19年的流浪!

  □技巧

  人工问询成功率最高

  2007年7月,50多岁的李冰云(受助名)在朝阳亚运村附近被救助。2018年5月,她转入衡水市精神病医院。2016年1月,该院与北京民政部门建立合作关系,安置北京长期滞留的智力障碍和精神障碍的流浪受助人员。至今,该院共收留1815位受助人员,并为507位受助人员寻亲成功。“我是北京人,家里电话111……”因为病情严重,她说的家庭信息几乎全是胡言乱语,而这也是工作人员日常面对的常态。精神病患者本就不好交流,问出的信息十句有九句都是假的。

  唐晓林,浙江省建德市救助站前站长,“全国寻亲工作群”里的专家级人物。在民政救助领域多年的经验,让他练就了超强的问询技巧。今年国庆前,唐晓林应邀到衡水市精神病医院为几位长期滞留的“回家老大难”“号脉开方”。东拉西扯了半天,突然听李冰云蹦出一句“狐狸精”。唐晓林敏感地意识到,她此前可能遭遇过家庭问题,并对此耿耿于怀。于是顺势问她,“有狐狸?你在哪里见过?我帮你去打狐狸精。”“山西!”“山西哪儿?”“福寿村!”

  工作人员一查,真有这个村。于是,立刻向这个地方推送了“头条寻人”。几个小时后,她儿子就打来了电话。他的母亲已走丢11年。

  张正中介绍,人工问询寻亲,是通过与受助人员日常接触交流,采集其叙述内容,及时进行甄别、分析、核实。同时,邀请全国救助系统寻亲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,通过当面问询、在线交流、语音辨识等方式,分析受助对象叙述的模糊地名、人名、口音等信息,进行综合研判,深挖细查。

  人像比对、DNA比对都失败后,只能依靠人工问询。而人工问询,仍是目前成功率最高的一种办法。在本市成功寻亲的887人中,有520人是通过人工问询实现成功寻亲的。

  □技术

  一道伤疤一颗痣都是比对线索

  张正中告诉记者,目前在北京市寻亲工作中,主要是通过几种技术手段。DNA比对寻亲,与本市公安部门建立流浪乞讨人员DNA数据寻亲机制,采集全部滞留人员DNA信息。在全国人口走失DNA数据库、全国打拐DNA数据库等信息库中持续比对,至今已成功寻亲30人。

  “互联网+”寻亲,是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,通过“今日头条”、救助寻亲微信群、全国救助寻亲网等方式,将零碎的线索信息,向疑似流出地定向推送,成功寻亲96人。

  人像识别,则是与市公安部门协作建立流浪乞讨人员人像比对寻亲绿色通道。通过统一采集滞留人员面部图像,与全国人口数据库、公安在逃人员数据库等信息库进行人像比对筛选,选出相似度较高的人像数据,根据初步筛选情况,再进行人工逐一核对。

  截至6月底,三批次大规模人像比对,共有近9万张高相似度结果照片。从中甄别成功寻亲241人,其中70%为无法正常交流、无相关身份信息、滞留多年的受助人员。

  “相片比对太难了。”张正中介绍,人像比对往往先圈定相似度高的照片,然后在剩下的几十张甚至数百张照片里,完全靠工作人员肉眼一点点甄别辨认。这一点,湖南省长沙县公安局星沙派出所教导员王曙最有体会。他是寻亲工作室的一名爱心警官,也是北京救助寻亲专班请来的专家成员,他常利用休息时间,花费大量精力,帮助甄别辨认救助人员,看电脑看到头晕恶心是常事。“一道伤疤、一颗痣,都是进行比对的线索。”王曙警官对寻亲的信息比对有着丰富经验。除了照片,名字、口音等都是他进行身份甄别的“钥匙”。

  此前一位入住衡水市精神病医院的救助人员,曾透露她自己以及父母、弟弟的名字。信息发过来,王曙仔细看了看,发现只有父亲的名字重名率可能较低,于是着重查这个人名。很快,系统中筛选出180多个发音相似的名字。整整一晚上,王曙眯着眼睛看屏幕看到不停流泪,坚持查到最后一个。终于:对了!原来,救助对象透露她父亲的名字是“玉强”,实际上是“于强”。这一刻,一切辛苦都值得了。

  □马上就访

  “救助千万条,寻亲第一条”

  每年,北京民政部门救助流浪乞讨人员约2万人次,其中精神障碍患者每年3000余人次。部分受助人员因严重智力障碍、精神障碍、年老多病、年幼、聋哑等原因无法查明身份而长期滞留在京。2018年初,全市在站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达2500余人,其中滞留3个月以上的2100余人,形成了巨大的安置压力。

  “救助千万条,寻亲第一条。”市接济救助管理事务中心主任魏朝阳表示,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是民生工作,更是民心工作。“丢失一个人,痛苦一家人,找回一个人,挽救一个家庭。”从2018年开始,北京市接济救助管理事务中心成立寻亲专班,联合公安部门开展“为流浪乞讨人员找家”专项行动。两年来,北京市共为887名长期滞留人员成功寻亲返乡。其中,滞留时间5年以上的261人,10年以上的178人,滞留最长的达18年,重度智力障碍患者、聋哑受助人员134名。目前,全市已成立专门的寻亲机构,尽全力为迷失的流浪乞讨人员寻找他们的家。

  据悉,明年本市计划出台《加强和改进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》,进一步推进救助管理体制改革,落实属地管理责任,确保流浪乞讨人员及时就近得到救助,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。

  同时,本市还将建立救助管理工作领导协调机制,加强民政、公安、城管、卫健等部门的工作联动和信息共享,形成分工负责、联合治理的救助管理服务体系。民政部门也将继续与公安部门深化寻亲合作,完善流浪乞讨人员身份核查机制,确保受助对象第一时间核清身份,返乡团聚。

  在人员疏散安置渠道方面,北京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,引入专业社工机构,组建了寻亲护送专业团队,凡是受助人员家庭接领存在困难的,加大跨省接送力度,确保已寻亲成功的人员,第一时间护送回家,让他们早日与家人团圆,缓解亲人离散之苦。(记者 金可)

  

[ 责编:张静 ]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华南热线立场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 http://www.huananrx.com/gongyi/2059.html
上一篇
下一篇

为您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返回顶部